哎呀,这事儿闹得挺大,特朗普和马斯克本来是好哥们儿,结果因为点小事儿翻脸,现在搞得整个美国太空项目都跟着晃荡。话说回来,特朗普上台后,马斯克一开始还挺风光,当了个政府效率部门的头头,帮着砍预算啥的。可谁想到,俩人因为“大而美”法案吵起来了。这法案是特朗普推的,里面有大笔税改和基建投资,马斯克觉得这玩意儿会加重国家债务,就在X上公开吐槽。特朗普这人你知道的,脾气上来就没完没了,直接威胁要砍掉马斯克公司的政府合同。结果呢,白宫真就启动了审查,打算借这机会给马斯克点颜色瞧瞧。 但审查一查下来,发现SpaceX这公司早就把自己和美国国家利益绑得死死的,动不了啊。
先说说背景吧,马斯克的SpaceX可不是小打小闹的公司,它在美国航天领域那是顶梁柱。猎鹰9号火箭帮NASA干了多少活儿,差不多占了90%的发射任务,还把成本压到平均4000万美元一发,比传统巨头如波音低多了。 而且SpaceX的龙飞船是唯一能把美国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并带回来的家伙,今年3月空间站出故障时,就是靠它紧急接人回来。波音的星际客机还卡在测试阶段,蓝色起源更别提了。NASA自己都说,没马斯克,他们的基本太空任务都玩不转。 所以特朗普想拿SpaceX开刀,本以为能轻松掐住马斯克的命脉,谁知一口咬下去,全是铁板。
展开剩余72%审查是从6月6日左右开始的,那天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说要看看一切。 白宫让总务管理局牵头,国防部、NASA、能源部啥的都得交出合同细节,总额高达220亿美元,70%跟SpaceX有关。他们搞了评分卡,评估有没有浪费、能不能替换啥的。刚开始,白宫那边信心满满,以为能找出不少毛病,重创马斯克。结果查着查着,就傻眼了。合同里到处是“不可单方面终止”的条款,违约得赔一大笔钱,还得自己兜底任务延误的损失。 五角大楼的那些项目更棘手,好多标着“战略敏感”,一中断就连锁反应,国防系统得乱套。
更狠的是,马斯克早就在合同里埋了保险。他知道自己得坐稳“不可替代”的位子,所以条款设计得滴水不漏。不光是为赚钱,还为防着政府哪天翻脸。审查过程中,他们还挖到Starshield这个部门,这玩意儿基于星链系统,给军方和情报机构提供安全通信服务。客户包括国家侦察局、国防情报局和太空军。 星盾是美军战场信息网的核心,中断的话,不光指挥出问题,全球无人作战系统都得掉线。马斯克握着的不是火箭卫星那么简单,还是美国情报的命门啊。
特朗普没死心,中间试着把任务转给波音、蓝色起源这些老牌企业。6月下旬,国防部开了好几次闭门会,讨论怎么拆SpaceX的任务。 但军方评估下来,直言现阶段没替代品。波音发射成功率低,周期长;蓝色起源还停在测试,没法扛大梁。审查搞了整整44天,到7月20日出结果,GSA的摘要说SpaceX跟各部门绑太紧,短期内换不了。 NASA赶紧通知项目组,继续按原计划走。
这事儿说白了,特朗普想借审查压马斯克,夺回主导权,但结果像扇了自己一耳光。马斯克呢,虽然躲过一劫,但公司那些底牌全被翻出来了,以后日子也不好过。 没人赢家,美国还得靠SpaceX干活儿。特朗普意识到,不是马斯克离不开美国,而是美国离不开马斯克。
再深挖挖,这不光是俩大佬掐架,还暴露了美国太空依赖的尴尬。SpaceX的崛起靠创新和技术,但也靠政府大笔合同。马斯克从PayPal卖掉后,就砸钱进航天,2008年猎鹰1号成功上轨,2015年火箭回收落地,彻底改了游戏规则。 现在星链卫星上天7600多颗,占全球卫星65%,军方用它传情报,NASA用它补给空间站。特朗普想砍,但砍不动,因为替换成本太高,时间也等不起。
特朗普的风格大家都知道,直来直去,但这次碰上马斯克这种商人,提前布局的家伙,就栽了。马斯克没大张旗鼓反击,就在X上发句“审查能促进进步,希望不是拍脑袋决定”,味儿挺冲。 白宫最后只能把些小合同转给别人,象征性挽点面子。比如辅助卫星项目给波音啥的。 但核心东西动不了。
想想看,这事儿对美国航天有啥影响?短期看,任务继续,但长远呢,马斯克的地位更稳了。政府得反思,依赖单一公司风险大,但SpaceX的性价比高,别人追不上。 特朗普的“大而美”法案本想刺激经济,结果闹出这出,显示权力和商业纠缠多复杂。马斯克的退路不是运气,是早早绑上国家利益。
发布于:河南省按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