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彩贵州网讯(通讯员 霍亚楠)金融活水如何精准滴灌实体经济?在桐梓娄山关高新区,工行遵义桐梓支行以两笔各300万元的“园区工业贷”信用贷款,作出了最生动的解答——这笔资金如及时雨,为一家传统粮油企业注入了冲刺亿元产值的底气,也为一家科技公司稳住了智慧水务的研发生产节奏。
金秋时节,走进贵州某粮油有限公司(下称某粮油公司)崭新的厂房,米、面、油三条生产线齐备,熟练地封装着当季新米,空气里弥漫着稻米的清香;与此同时,园区另一侧的贵州某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某科技公司)车间内,智慧水表的核心部件正源源不断下线,闪烁着科技的光芒。截然不同的生产场景,却面临着相同的发展考题:如何在关键扩张期破解资金瓶颈?工行桐梓支行的“园区工业贷”,精准地解了两家企业的“燃眉之急”,更点燃了它们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
金融“及时雨”润泽“黔北粮仓”
来到某粮油公司宽敞明亮的加工车间,金灿灿的稻谷在全自动生产线上缓缓流动,经过脱壳、碾米、筛选等工序,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,最后由工人们熟练地封装入袋。另一个车间内,崭新的面条生产线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,技术人员正在仔细检查着设备的运行状态。
“你们看,这条全自动生产线本月就要正式投产了!”某粮油公司财务总监朱总指着正在试运行的面条生产线,脸上洋溢着喜悦,“现在正是收购新季油菜籽和水稻的关键时期,工行那300万元的‘园区工业贷’就像一场及时雨,让我们能够放心大胆地收购优质原粮。”
按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